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登记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成立时间:1991年1月

2020·黑白交响乐——读陈文士抗疫力作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04-21 17:07 浏览量 2.29万

2020·黑白交响乐——读陈文士抗疫力作

浏览量   2.29万
 

听广播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陡然降临,病毒露出它那狰狞的面孔,霎时便击碎了无数人平静的生活。病毒肆虐下的华夏大地,万城寂寥,人心惶恐,风声鹤唳。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不计较个人得失,毅然决然,逆行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以生命和担当与病魔抗争,以命博命,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宝贵的生命,使无数家庭免遭劫难。

许多抗疫英雄为此付出了他们年轻宝贵的生命,他们共同谱写出一曲又一曲,阳光(一线抗疫英雄)与黑暗(病毒及受害者)博弈的黑白交响乐,如史诗一般波澜壮阔,雄壮而又凄美。

他们是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是白衣天使,他们是军人警察,他们是社区志愿者,他们是各行各界充满人间大爱的爱心人士,他们是这个时代最令人钦佩的人。他们以使命感,责任心和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筑起抵御“新冠病毒”的坚固长城,肩负起生命之托,打响抗击疫情的全民阻击战。

在第一时间,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坚决阻止病毒蔓延,并组织各方力量驰援湖北武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数支军、地医疗救援队,赶赴抗疫前线,病魔无情,人间有爱。他们共同汇聚成巨大能量,似万里长城巍然屹立,护我中华;似万丈光芒刺破阴霾,将阳光洒满华夏大地,使病毒畏而怯步!

疫情面前无等闲,陈文士作为一位专业艺术家,更是倾注了所有的激情,时刻关注着这场没有硝烟的全民战争。他以一个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责任心,使命感和独特的敏锐力,豪情激昂,愤然挥墨,创作出这幅《2020·黑白交响乐》的大作。作品不仅展现了在疫情之下,许许多多感染患者的绝望、哀苦、不幸、惊恐和无助。更塑造了以钟南山、陈薇等为代表的广大科学家、医务工作者、军人警察、社区志愿者以及是各界爱心人士,舍己为人的豪迈壮举。

该创作采用类似九宫格的形式,但又打破传统九宫的格等规格形制,用不同尺幅的十四幅独幅画作组合成整幅画面。作品视野广阔,人物饱满,构思独特;绘画技法丰富、变换多样、手法新颖;写实与写意相济,国画、西画、版画、雕塑等诸多技法,精彩纷呈。随意的泼墨墨迹与不同人物画面布局、刻画,十分巧妙、和谐地融汇于画面。各种手法的泼墨,似病毒蔓延,无处不在,形成黑与白,正与邪的大博弈。

整幅画卷充满了正能量,不同群体代表人物的遴选、艺术塑造和各个人物的空间布列等,作者都进行了一番通盘考虑和仔细推敲。从而赋予了作品极其丰富、深邃的思想性和艺术内涵。纯水墨的渲染手法,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角冲击力,精神感召力和艺术感染力。

历史无数次证明,一个民族的升腾及社会的进步,总是与特定的历史事件相关联。“新冠疫情”就是这样一个改变社会进程的大事件,它在拷问人类良知和行为底线的同时,更促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加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正可谓:大难兴邦!

通过《2020·黑白交响乐》,使我们看到了正义的力量,视死如归的凛然,看到了病毒的残酷和猖獗,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奈。但我认为,这幅作品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让人们通过“新冠疫情”事件,深刻反省人类自身,这才是对《2020·黑白交响乐》正确的解读。

《2020·黑白交响乐》无疑是陈文士艺术造诣的完美诠释和展示,是其艺术探索之途集大成者,亦是时下诸多“抗疫创作”作品中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其中的许多独幅画作,均可独立成为优秀的绘画作品。

(文/郭立)


艺术家作品赏析:

诡异病毒

自2018年始,陈文士开启了《细胞系列》艺术探索之旅。该系列作品力求探索和表达构成生命的最基本元素—细胞。探索生命的起源、神奇与伟大。探索细胞之于生命的万千变化和神秘莫测。

在《2020·黑白交响乐》创作之际,他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以《细胞系列》的新颖艺术表现形式,来展现当前无处不在,肆虐中国大地的“新冠病毒”。采用了其独创的泼墨技法,没有色彩渲染,仅以黑白对比的艺术表现手法,塑造了令人生畏的“新冠病毒”。画中的“病毒”狰狞而恐怖,神秘而诡异,它充斥着整个画面,仿佛充斥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

“新冠病毒”以及全民抗击疫情,是《2020·黑白交响乐》的主旋律,是历史的同期声。


民族脊梁

钟南山,一个在非常时期被再度唤醒的名字。耄耋之年,肩负起历史重任,临危受命,砥砺前行,忧国忧民,以责任和担当,共同筑起抗击新冠病毒的万里长城。

陈文士满怀崇敬之心,采用写实手法,真实再现了当下的这位民族英雄。以N95口罩以及出现在钟南山前、后方类似病毒物质,谕示创作于新冠病毒疫情这一特殊的历史节点。

钟南山坚毅的目光中,充满科学的理性和严谨,充满对生命的尊重,对万千生灵无私的大爱。昂首向前无须向病毒俯首,唯有以逆行和无畏无惧,来彰显一个士者的担当和大爱之心。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你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楷模,更是那暴风雨后的彩虹。


智慧之光

在陈文士的眼中,陈薇女士不仅是科学家、病毒研究权威级专家,更是军事科技界难得一见的“大美女”。他对陈薇将军推崇备至,赞誉有加,在他心目中,陈薇被定义为此作的“女一号”。

陈薇,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她长期致力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新型疫苗和药物的研究。2003年,她带领团队研制出新型干扰素,成为首个阻击“SARS”的药物,在抗击非典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牵头研制的重组埃博拉疫苗,突破了世界性难题,让中国完全自主研发的疫苗走出国门。此次“新冠疫情”陈薇与钟南山、李兰娟齐名,她率领的团队,始终战斗在抗疫第一线。

陈文士在创作陈薇这个特殊人物时,突出表现防护服与防护镜,塑造她的职业特征,以左右充斥的病毒,谕示抗疫时间点。将艺术描述的重点放在陈薇美丽而智慧的双目,其它部分则作虚化处理,观之令人肃然起敬。

华夏巾帼多奇志,军中盛开科技花!


瞬间

疫情中,被彼此隔离的人们,手机成为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纽带,它传来的不是亲人的关怀和问候,便是那心惊胆战的噩耗。

画中的女子她接到的却是猝然而至的噩耗,当她接起手机的那一刻,所有的期望和幻想都成泡影,一切美好瞬间被击得支离破碎。她已无力用语音宣泄她心中的切肤之痛。

此刻,她可能失去了一位至亲,亦可能自己被确诊。美丽本是一种资本,此刻再美的容颜,在病魔面前亦显得那么软弱无助,苍白无力。惊恐之余,黯然神伤,围绕她的只有撕心裂肺的痛楚和那难以抑制潸然而下的泪水。如此年轻、美丽的生命,难道就要永远定格在此时此刻?


生命的变数

这是一幅集芸芸众生和诸多艺术元素为一体的组画,画中人物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通过他们面部的痛苦表情,我们知道他们都是疫情的受害者。

陈文士在创作此幅作品时,大胆采用了类似“蒙太奇”的意识流派表现手法。人物布列重叠、交叉、错位,使其成扑朔迷离状,再辅以自上而下的流动性构图,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感和恐怖氛围。

作品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上方许多被虚化的灰暗人物,在下方高光透视半写实人物头像的衬托下,更使人感觉其阴森恐怖。他们痛苦、无奈、恐惧,认命;仿佛挣扎、徘徊在生死边沿。

这样的构思和表现手法,给与了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丰富了画作的思想内涵,提升了画作的艺术境界和观赏性。


 

钢铁卫士

中国军人是共和国的钢铁长城,大灾大难面前,总有他们飒爽的英姿和挺拔的脊梁。

画面中的军人,是无数驰援湖北抗疫前线军事医疗队的普通一员。他刚下飞机,正背负行装,赶赴抗疫第一线。在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坚毅和自信,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挠他前行的脚步,个人的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心中惟有国家的嘱托和民众的期盼,惟有身为军人的使命、责任和担当。

一只紧握肩带刚强有力的大手、炯炯有神的双眼及身后的巨大行囊,共同构成了画作的主旋律。写实的表现技法,更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和观赏性。


 

黑白空间的逆行

画作注重在艺术层面的表达,采用了表现主义手法和现代艺术元素,而非着眼于故事情节的描述。作品以追求现代平面设计效果为主导,在类似版画技法的大面积黑色背景衬托下,画中人物显得尤为醒目;右侧护士头顶上方的高亮度顶光,延伸了画作的空间感;中心人物则采用了类似素描的表现手法,黑、白、灰的色彩关系处理恰到好处;两位护士相背而立,画面构成非常简洁。

这一切艺术构建,使画作具有强烈的视角冲击力,充满极强的现代设计视角感受,丰富了《2020·黑白交响乐》整体艺术效果。此作堪称“抗疫”题材创作的经典。

在此次疫情中,许多女性医务人员昼夜战斗在抗疫第一线,长期超负荷工作成为常态。她们根本无暇顾及自身的基本卫生,连洗澡、洗头都成为了一种奢侈。剪掉那引以为傲的满头秀发,只为留出更多时间,去拯救更多的生命。对于现代女性而言,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气概,非信仰的力量而不能为。

此时此刻,人性中最原始的真、善、美显露无余,她们在世人眼里是最美的存在。


绝望的肺叶

《2020·黑白交响乐》组画的所有独幅画作,陈文士均采用先泼墨再刻画人物的技法。每幅作品都是依据泼墨后,在宣纸上所产生的自然墨迹效果,再结合主题进行后期创作。

本作品泼墨后,得到一幅类似肺叶的两块分布式墨迹图案,陈文士巧妙利用这一自然形成的墨迹,将其隐约刻画成人体的肺支管及左右肺叶,暗喻被“新冠病毒”感染的肺部。这一构思、构图,给人一种顺理成章,浑然天成的感觉。

画中塑造了一位双手抱头的男子,他可能是病毒感染者,也可能是感染者的亲属;总之,他是“新冠疫情”的当事人、受害者。

一双用力紧抱头部颤抖的手,相互重叠,实中带虚,虚中含实,使主体人物与背景形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陈文士在此有意没有塑造人物面部,虽然没有面部表情的刻画,但依然能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绝望、无助和困苦。这正是艺术魅力之所在,亦是艺术家个人修为的外化。


职责所在

画面中一对年轻的夫妻或恋人,一切的美好才刚刚开始,昨日的温度尚未消散,如今却被一面冰冷的玻璃无情地阻隔。阻隔他们的不是玻璃,而是那生死两茫茫的梦魇。

我最亲爱的人啊,请让我再呼唤一次你的名字,再亲吻一次你美丽的嘴唇,那星空中还保留着我最美好的祈福。一定要保护好你自己啊,我们祈盼你平安归来,我的生命里不能没有你!

在武汉抗疫第一线,这样催人泪下的画面,并非孤立,而是随处可见的生死别离。他们可能是夫妻、恋人、父女、母子,从她(他)们选择医生这个职业的那一刻,个人的生死便已交给了上苍,留给自己的惟有:职责所在!


切肤之痛

得知噩耗的老人,你满头的白发已经历了太多的风霜雪雨,太多的生离死别。饱经沧桑的手,却无法阻隔病毒的侵袭,无力挽救亲人的生命。

现如今,你却要再次承受失去子女、失去亲人之痛,这怎不叫人痛断肠!人世间最悲催之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我拿什么拯救你啊我的孩子!

在这因果轮回的人世间,我们用什么去护佑那脆弱的生命,又用什么去找寻那人生的万全之策?难道说,是那善心、善念和善行么!


专注之美

无需完整刻画她那动人的双眼,仅一只敬业专注的美瞳,足以胜过千墨万彩的描绘。在艺术家的笔端,将一位抗疫前线的貌美护士刻画得入木三分,她专注于本职工作,两眼紧盯着手上的注射器,目光中没有恐惧和彷徨,惟有全身心的投入。

一只眼、一只手、一支针管,寥寥数笔,便构建了作品的精神世界。充溢画面的泼墨,形成围绕她四周类似病毒的可怕物质,以此隐示她身处抗疫前线。西画写实手法与国画留白、虚化技法,和谐统一在画面中,使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艺术语境。


 

守护的目光

在艺术家的笔端,一位身着武警制服,手持枪械的英姿美眉跃然画面。她五官秀美,令人美不胜收。然而佩戴的口罩和充斥画面的病毒,又将我们无情地拉回“疫情”现实。

在武汉封城期间,除了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军、地医疗救援队外,还有大量的武警、特警、公安干警,奔赴抗疫前线,日夜维护着城市的治安,护佑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多范围、多层次参与武汉抗疫战役,功不可没。画中的这位女警,便是他们的代表。


历史记忆

狂暴的病毒摧不垮你坚强的意志,泰山聚顶,压不垮你坚挺的脊梁,你以大无畏的自我牺牲,换来神州大地满园春色。滚滚奔腾的长江,传颂着你的故事,黄鹤楼啊,你见证过千年的风云变幻,又一次见证这人类史上空前的灾难。

一座英雄的城市,一城英雄的人民。今天,你们为人类所做出的付出和牺牲,如同史诗般波澜壮阔,你们的名字必将镌刻在历史的星空,璀璨夺目。

我们唯以用雕塑的手法,方能展示你们的容颜,方能彰显你们的永恒和不朽。这是陈文士在选择艺术语境和表现手法时所展示的扎实内功。


祈盼

祈盼的目光是艺术的主题,更是画作的灵魂。

何时才能摘下口罩,还我美丽的容颜、灿烂的笑脸;自由自在,畅快呼吸;不再有恐惧,不再有悲伤,不再有“新型冠状病毒”!这不仅是她的心愿,更是这个蓝色星球全人类此刻共同的心愿。

陈文士在此有意用一张年轻而美丽的面孔,作为画作收官,它寓意通过疫情的洗礼,当一切苦难结束后,我们的生活依旧会那么美好,那么灿烂。

让这一切结束吧!我们已看到太多的不幸、恐惧和死亡。

如果自然万物本为一体,请善待自然,善待生命;让天更蓝,水更清;让万物和谐相生,让生命洒满阳光,让世界充满笑颜,让环球同此凉热。


艺术家简介:

陈文士,笔名:文释,号:岭南客。1980年考入西南师范学院美术系(现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师从苏葆桢及郭克教授。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书画宝库当代画家、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艺委会委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缙云书画院副院长、重庆人文美术馆副馆长。

责任编辑:陈发源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
承办单位: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教科文专业委员会
广告总代理:北京中闻视媒广告有限公司
电话:010-67133538
邮箱:cneescc@163.com
京ICP备18040214号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教科文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本站关键词: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教科文专业委员会 |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教科文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 | 东方文化研究会教科文专业委员会 | 东方文化教科文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