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登记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成立时间:1991年1月
导航
艺术设计
韩国设计教育的发展战略及其对我国设计教育的启示
来源:
韩国位于东北亚朝鲜半岛南部,国土总面积9.6万余平方公里,是中国的1%,人口总量约5000万,是中国的3.3%。20世纪6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起步,70年代以来,持续高速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2年的87美元增至1996年的10548美元,创造了“汉江奇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2008年9月发生金融风暴后,韩国一度被认为可能成为第二个破产的国家。但很快局势就翻转,2010年,韩国人均国民所得突破21640元美金(汇率法),截至2012年2月底为止,韩国外汇存底为3158亿,外汇储备全球第九和经济总量全球第十,一跃成为新兴的工业发达国家。尤其最近几年,韩国文化教育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三星、LG、现代、大宇等企业具有世界级的工业设计水平,在高科技产品设计领域,三星已经成为亚洲当仁不让的“领头羊”,以韩国影视、音乐、饮食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韩流”风靡全球,2010年,首尔被评为“世界设计之都”,是目前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亚洲城市。一个国家的兴盛原因固然很多,通过我们考察发现,对教育尤其是设计教育的重视是韩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笔者在韩国留学和工作期间,详细地了解了韩国的教育产业发展的状况和韩国高校设计教育的情况,通过对韩国设计教育情况分析研究,以期待为中国的设计教育提供借鉴。
一、以“设计强国”为国家战略的教育产业
韩国政府对设计教育的重视程度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1988年借汉城奥运会之际就提出了“设计立国”的口号,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韩国大量企业倒闭、经济萎靡,加工制造业已经失去市场竞争力。经营者通过此次危机,已经深刻认识到只有加强设计、提高产品的价值、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韩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才能真正摆脱危机,走向复苏。从那时起,韩国政府就把设计作为兴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98年金大中总统会见英国首相后即发表了“21世纪是设计时代”的宣言,同年颁布了“设计振兴法案”,成立了韩国设计振兴院,负责推动设计产业发展。次年主办了“产业设计振兴大会”,宣告未来5年韩国将成为设计大国,明确提出了“Korea design,Designpower”(韩国设计,设计强国)的国家战略。2001年以国际工业设计协会大会(ICSID)为契机,成立了“韩国设计中心”(KDC),为均衡各区域的产业设计产业发展,在各地区也成立了“地区设计中心”(RDC),2008年经济风暴时,韩国经济一度受到严重冲击,但得益于建立在设计产业雄厚基础上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和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经济,韩国经济很快复苏。并在2009年投资4840亿韩币,历经5年,建立了占地面积62692m2、建筑面积86574m2的“东大门设计广场”(DDP),2014年4月正式投入运营。韩国举全国之力,集中投资设计,成为迅速提高韩国品牌和竞争力的最有效手段。有了政府“韩国设计、设计强国”的战略导向,韩国高校设计教育发展也突飞猛进,目前韩国300多所高校中有700多种与设计相关的专业,每年为社会输送设计类专业人才近50000名,注册的韩国设计公司或机构达4000家左右,国内设计市场的总值达20万亿韩元。正是因为“设计强国”的国家战略,韩国文化设计产业才能出现如此繁荣、人才需求才能如此旺盛,韩国的设计教育也因此蓬勃发展。
二、以兴趣培养为目标的教育体系
在韩国设计类高校入学时,除了对考试分数有一定的要求外,更关注的是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热爱程度,甚至服装设计类的专业并不要求学生有美术基础,只要凭借着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就可以报考这门学科。在面试环节,如果能够说出对这个专业的一些独到的认识和见解,获得面试教授的认可就可以顺利入学。韩国无论是以三星、LG为代表的工业设计还是以“韩流”为载体的服装设计,都走在亚洲的前列,甚至引领世界的潮流。因此不难看出,因为兴趣和热爱而选择专业学习,不仅可以弥补美术基础薄弱的缺陷,也可以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并能在长期的专业学习中不断坚持,不断思考和提升专业能力,最终在专业领域中有一定的造诣。韩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也是将兴趣培养和专业教学相结合,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韩国建国大学、弘益大学、首尔大学等设计类专业的课程,选修课一般占课程总量的41%左右,而且基础课和专业课是穿插融合式进行的。韩国高校设计专业较少安排专业美术基础或专业软件课程,学生都是通过在专业设计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用自学的方式补充这些知识。例如大一的色彩研究课程就是要求学生自行选择一幅自己感兴趣的世界名画,先对这幅名画的构图形式、色彩构成和光影效果进行分析并撰写一篇小论文,再根据前期的分析做一幅色彩图画或色彩重构的作品,而在此课程中会综合运用到排版、创意、图形表现、POTOSHOP软件运用等方面的知识,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美感。专业设计课程一般都会跟社会或企业联系,参加一些实践性或公益性的设计项目,例如参加企业赞助的设计竞赛或政府的公务展,笔者在韩国留学期间,曾作为指导教授的助教,带领本科部的低年级学生参加韩国知名厨具公司HANSEM赞助的设计竞赛,当年空间设计组的竞赛主题是“小空间,多功能”的住宅空间设计,即一对年轻夫妇在未来5~10年当中,由于家庭成员人数增加和功能要求变化而对住宅空间提出的可变性要求。学生为完成好本次竞赛作业,走访了很多“单身贵族”“二人世界”“三口之家”“双子女”等家庭,有的甚至在自己亲戚或朋友家暂住一段时间,以期详尽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日常家庭的功能要求等内容。最后作品的呈现要求有版面、模型、空间效果图。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作业,直接融合了室内设计、模型制作、版面设计等专业内容。在竞赛的评价中,评委比较注重的是设计创意思维和自由思考表达,对最终呈现结果评价相对宽容。在韩国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中,无不体现了“总动获取优于被动传送,主动学习优于被动教育”的教学理念。
三、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机制
由于高校教育发展的理念和路径不同,韩国高校设计专业对师资的要求也不相同,韩国高校设计专业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有博士学位,或在海外有留学进修的经历。他们一般在设计公司工作几年,取得一定的实践成果,然后才会被高校聘为教授从事设计教育。在这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教师培养下,韩国学生很快养成了脑子里有概念就马上动手完成的习惯,同时学校也能提供跟专业设计公司相媲美的设计实践环境,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幅度提升。正是由于韩国高校教师在各大集团、公司的设计经历,一方面,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多年的设计心得体会相结合,传授给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中不一样的认识和体会,另一方面,教师自己在设计界积累丰富的人脉资源,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课堂。笔者的博导韩国建国大学的孟教授就曾任京畿道城市规划设计的政府主管,主持了京畿道乃至首尔市多项城市建设和改造项目的设计,也参与韩国国家层面的设计战略制定和设计政策指导。笔者也曾作为评审委员与孟教授一起参与了京畿道坡州市的公共设施物的设计作品评审工作,系统的了解了韩国专业的产品设计公司的设计流程、设计方法、表现方式和设计作品呈现形式等,也详细的了解了韩国的产品设计竞赛的运作模式、评审方式、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等。这为笔者回国后从事设计教育提供了较好的借鉴。韩国大多数设计类高校都有创新设计中心这样机构,重点大学的创新中心甚至是由三星或LG这样的大财团资助。这是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企业为学校投入资金和设施设备,学校提为企业供设计研究和产品研发,这样,一方面为高校的设计研究提供了发展资金,也为设计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提升企业的设计研发能力,赢得市场和人力资源,促进了设计教学研究与社会生产的结合,形成了良性循环。
四、启示
中韩两国同属于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东方文化圈,在许多地方有着相似之处,由于韩国的现代化进程略早于中国,其现代设计教育发展水平和取得的成果目前也较之中国有进步之处。通过对韩国高校设计教育现状的研究以及对教育产业、课程体系和教育机制的理性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如下启示:
1. 高校设计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学生只有对专业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在专业学习上保有持续力,并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择优录取对本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再通过专业的培养、引导、辅导,让他们系统的认识并了解自己的专业,在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开发学生探索专业的兴趣。良好、科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实践性教学环节都是培养学生对专业兴趣的有效方法。
2. 高校设计教育要完善教学的课程体系,面对信息化、科技化的新时代,我们要重新研究并制定符合时代需求的新的教学课程体系。
对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按照设计教育规律推进,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从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出发。设计并不是把效果图画漂亮,符合表面的审美要求,而是要真正的从构造功能上满足人们的需求,使得设计既有创意性又具有合理性。
3. 高校设计教育要强调教学的实践环节,设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类型,在本质上设计教育属于“应用”性学科。因此专业课程内容上要植入设计实践。首先要求高校的教师本身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实践经验,同时高校在进行设计教育时,要全面了解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的特点,充分利用社会和产业资源,与该产业一起建立起广泛的“产学研”实践平台,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将企业的的实际课题带入课堂,为教学提供实践机会,为学生开辟就业途径。■(李琨 广州大学)
相关链接: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教科文专业委员会|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教科文专业委员会官网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
承办单位: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教科文专业委员会
广告总代理:北京中闻视媒广告有限公司
电话:010-67133538
邮箱:cneescc@163.com
京ICP备18040214号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教科文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本站关键词: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教科文专业委员会 |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教科文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 | 东方文化研究会教科文专业委员会 | 东方文化教科文专业委员会